本書分別從《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填寫、《上市許可持有人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試行)》填寫、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及監測工作、藥品不良事件聚集性信號審核技術、藥品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撰寫、單品種藥品不良反應安全性數據分析及報告撰寫、《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表》填寫、《化妝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填寫等方面對河北省藥械化不良反應/事件報告和監測工作規范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詮釋。
本書以小米和藥師爺爺的漫畫故事為線索,立足科普宣傳,精準定位公眾安全用藥“短板”,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從藥品不良反應知識、藥物服用注意事項、兒童用藥常見誤區、抗生素合理使用、保健品選購應知應會和家庭儲藥常識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簡明易懂的闡述,對實際生活中常見的用藥需求進行了針對性的指導,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本書探討了離子液體型電解質的性能及與電池電極材料的匹配性問題,分析了該電解質的實用性,旨在開發安全環保的鋰離子電池電解質;制備了納米三氧化二鉍石墨烯復合材料修飾的電極,采用陽極溶出伏安法同時測定了痕量重金屬鉛和鎘,該電極安全無毒、價廉環保,為用于藥物中痕量鉛和鎘的測定提供了新方法。
本書作者將近年來對包括黑龍江省醫院制劑在內的一千多種藥品,按《中國藥典》2015年版微生物檢驗要求進行檢驗的經驗進行系統的梳理,將藥典的具體要求與實驗室具體操作緊密結合,對所建立的各類藥品的方法適用性實驗進行匯總編撰。
本書中詳盡描述了基于生理的藥動學模型的原理、方法以及在醫藥領域中的應用。本書嘗試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展現了PBPK模型在提高和改進藥物發現與研發進程方面的巨大潛力。全書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系統性介紹了基于生理的藥動學模型、個體間差異,以及生物藥或小分子藥物間相互作用等方面所包含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則深入介紹了PBPK模型在藥物研發中的具體應用及其顯著作用。
本書針對目前靜脈用藥集中調配臨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如靜脈用藥集中調配人員素質、靜脈用藥集中調配在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管理中的作用、關于各臨床科室用藥調配的質量控制、重大事件處理應急預案、常見差錯事故及其防范措施、整體效益分析研究等方面進行論述,幫助靜脈用藥集中調配管理者和實踐者們規范操作流程。
本書闡述醫院靜脈用藥集中調配的理論知識和操作規范。內容主要包括靜脈用藥集中調配中心的概念、建設及維護、無菌操作技術、靜脈藥物治療知識和調配過程的各個環節,如靜脈藥物醫囑審核、調配操作規程、中心的規范化管理、問題處理及應急管理等。書后有10套模擬試卷,供學生自測。